天气预报:

乡土情怀——看诗人于长水作品中的乡土元素

发布日期:2013-4-17 8:39:07 浏览次数:2461 打印 关闭

  在胶东作家群里,也许于长水不算是知名度很高的诗人,但是他的诗作是用心来写的,不像那些沽名钓誉的作家、诗人,老生常谈不说,常常是无病呻吟,故作深沉……读他们的诗是要带着防毒面具的。因为他们的诗作是远离生活,好似飘在水面上的浮萍,没根没底,经不得思索。于长水的诗句如同把一粒种子,种在胶东这片沃土中,吸取大地的养分,在固有的光照、水分的滋润下,发芽开花结果。这就形成了,作品中体现的本我——自我——超我的创作追求:一方面是感情上对故乡的深深依恋,一方面是行动上对故乡的一步步背离以及理性上对故乡的超越。而正是在依恋与背离故乡与城市、本我与超我的对立统一的纠结中,形成了于长水创作背景和诗作底色。在我看来,这就是于长水诗作的根,一个作家的情感,一个作家的责任。我记得我父亲说过这样的话:没有感情和责任的作家,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作家,这样的作家其作品是不会感动人的,就算迎合社会,迎合适宜,迎合某些人的口味,一时的亮丽,那也是昙花一现,没有生命力,更谈不上传世之作。乡土作家的本色就是心中装有这种不离不弃的故乡情怀,这种情怀是多样性和自我性的。读于长水的作品,这种现象是浓郁的,是棱角分明的,你可知他是从农村到部队,从部队到城市,这一个圆周率,不管怎么转悠,于长水的锥心点,也就是那个根还是扎在故乡那块土地里,而且,他又把对故乡的情怀、对故乡的眷恋、热爱带到这座他住居的城市,他的又一个故乡,使他演绎了一个故乡到另一个故乡的转化,这种转化,恰恰就是于长水的思想转化,感情超我,责任自然。无论怎么变,怎么转化,于长水那本位的东西,他骨子里的东西,那种对生活美好的追求,那种人固有的本性,那朴实的美德,华辉成朴实的诗作。这才是于长水诗作的可美之处!

  一、情感上的故乡依恋

  无论是作为原生态的自然文化社区,还是作为社会文化变革的场景,农村都是文学最重要的资源和空间,回顾三、四十年代的作家,大多是以农村文化变革和社会演变为题材,进行文学创作,这一点上看,就不难辨认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“耕读文化”为精髓,也不难说明,中国的大部分作家是“乡土”作家。因为从农业文明到商业文明,再到工业文明,他的延衍从来就没有脱离过农村,我们所知道的茅盾的长篇小说《子夜》,那题材虽然十足的工业题材,而且把故事情节又放在十里洋场上海,可是它的丝丝缕缕无不与农村相连,还是没有离开黄土地。这完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色相关。如此,一个本土作家,无论他是生活在城市,还是生活在部队,那么他的根还是在农村,还是深深地扎在黄土地上。不管你承认也好还是不承认也罢,就算你不是出生在农村,你的父辈祖辈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。这是现实,这是生活的延伸,也是自然的回归,宿命的皈依;这是社会的变革,文化的裂变,这些裂变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阵痛,阵痛的中心点就在农村,农村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子宫。而这种阵痛恰恰是二十世纪文学表现力的重要源泉,滋润着于长水这一代作家,滋润着他那强烈的、顽固的、持久的恋土情结。这种感情的沉湎,是对根的认同,是人的本性,是对传统经济结构及其制约下的文化价值观的冲破,大胆的超越。

  二、作品中的乡土乡情

  于长水的诗歌创作,有着浓郁的乡情诗意,一打开他的作品,一股泥土的气息扑鼻而来,就是那些诗歌的名字,如《过大年》、《吃年饭》、《看年戏》、《赶年集》、《二月二龙抬头》等,也令人遐想起故乡的风光。土地是很宽厚的,给人吃,给人住,给人欢乐,给人忧伤,给人耕耘,给人收获,也给人践踏。土地是恩惠的,承担着生命,同时又承担着死亡。土地又是很沉默的,从未抗拒过人的暴力,却一次一次地给人儆戒。土地是这样的伟大,于长水就由衷地赞叹与歌颂。于长水作为胶东作家的一员,他常以故乡生活为题材。家乡的风俗人情,山光水色,父老乡亲,屡屡被他摹画在自己的诗歌里,作品显露出浓郁的田园风味。读于长水的诗歌,我有感他是一个感觉主义者,他能看见、听见、感觉、尝到和吸入大自然所提供的各种灿烂的色彩、声韵、丝绸一样的质地、水果一样的香甜和花卉的芬芳。他像画家一样对色彩很敏感,如“金”、“红”、“绿”、“蓝”等色彩在他的诗歌中经常出现。看:金色海湾腰中缠、金色港湾舞滚翻。他是用这些色彩,来唤醒人们酣睡于习惯中的心灵,并且迫使它去注意自然界里经常出现,而未曾留意过的美和令人惊叹的事物。于长水以诗歌的形式,赋予那些最普通、最自然的情景,以不寻常的、全新的、几乎是超自然地色彩,大写意的境界,朴实的感情,浑厚的生活底蕴,把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的情和爱,真善美表现的淋漓尽致。那生活的本色是那么感人的,如:《过大年》蒸饽饽/爹烧火/妈暖炕/一家几口全都上/你揉面/我造型/一个个灵气活现的/元宝、盛吉、刺猬/追着、闹着在喊/吉祥、如意……。还如:赶年集/从前买年货/要啥没有啥/如今的人们/开着现代/驾着宝马/大包小卷往家拉/想啥有啥/挑一把新鲜/取一捆满意/送一幅春秋冬夏/拿一壶四海佳话/老人乐的合不拢嘴/少妇笑的脸开花/孩童美的跳家家/……成堆成山的年货/心里直乐/有了我/农家的日子更是/锦上添花。还如:贴对联/大清早/锣鼓追着太阳跑/闹春的孩童/手提浆糊/肩扛笤帚/小嘴里不停地喊/福到、福到……。于长水此类的诗歌数不胜数,随手拣来,就是一首佳作。以他那特殊的处理方式,赋予现实中司空见惯的素材,以某种幻想色调和色彩,以引起人们的想象和渴望。所以,更能显示于长水创作的历史积淀和田园风味的,还是演变于自然环境中的人情事态,是作品中的风俗画描写。《过大年》这一诗组,写的是胶东农村人们过年的生活片段,他没用华丽的辞藻来刻意显示,在朴实的言语中,令读者可感到过大年的红火热闹,以及人们追求幸福的心理,衬托出农村人的朴素感情,折射出农村的安详和乐气氛。虽然是一家人似的和谐、融洽的亲情和天伦之乐,却反映出现代农村自然经济的面貌,显示了胶东人民情谊的笃厚、淳朴。我想,作家就应该这样!

  三、记忆中的故乡人物

  在于长水的诗歌中,有许多有血有肉有灵魂而性格鲜明的人物,他们多是人中之杰,充满阳刚之气,富有生命活力的人。他的笔下闪彩的人物,多来之人群的最底层,那些不起眼的小人物。如:搞物业的左常君、开药店的刘文清、开饭馆的孙春平、鞋师傅孙永龙……,这些绿树上的红花,只是点缀大自然的美景,是于长水诗歌的妙语慧词。于长水是通过这些极为平凡的人物来说教,来对社会实际中的一些现象总结。像诗歌,更像一篇微型报告文学,或者是一篇新闻稿件,极具代表性,又亮相一个高度。好像是回到最初的、最基本的出发点:植物是土里长出来的,什么样的土壤长什么样的植物。于长水笔下植物的寓含,是拟人的手法,他是把一个人当做一棵树或者是一种植物,这种植物绝对不是随意的植物一种,而这种植物是根植在胶东的历史、现实、社会政治、风俗人文、自然气候“综合”而成的胶东大地。这些汲取这一块土壤凝聚成独有的精、气、神,产生出来这些平凡的小人物,他们外貌视乎是平民,或许是农民,或许是文人,都像胶东田野上最常见的野草山花,但他们却有着丰富复杂的魂灵,足够的却又不乏偏执的智慧。这是一棵草,却是一棵草精,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执着,开发了一片又一片,属于自己的草原,为自然添彩,为大气回流新鲜的血液。

  四、地域文化的传承

  胶东作为中国的最东端,固有的东夷文化,衍生了齐鲁文化,而波及中原。特殊的文化造就了特殊的人群社会,也就形成了一种地域文化。文化的积淀,加上人生智慧的传播,无不影响着生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,造就了这方土地上人们那种积极向上的个性。在这里的人们“一条背绳/两只手/背起千家万户的/需求和意愿……”;在这里的人们“在晨曲的欢奏中/他/开始了忙碌的里程……”;在这里的人们“巾帼不让须眉……”;在这里的人们“你把现代服务大文章做好……”;在这里的人们“永远都在谱写着/儿童心灵中的/美丽童谣……”;在这里的人们“晨听百灵唱歌/夜闻小禾畅谈/八百亩林场是你的中军帐……”;在这里的人们“她的‘天禧鸟’牌乌鸡蛋/乘着飞机/坐着船/扎根非洲南苏丹/成了非洲大地上/一道亮丽的风景线……”;在这里的人们“把希望的梦铺张/梦里学习ABC/醒来摆弄摄像机”;在这里的人们“她为小城长高增砖添瓦/她为滨海的美丽披上彩霞……”;在这里的人们“每天都把自己那/绿色有机果蔬的梦——测量……让百姓花最少的钱/吃最好的菜……”;在这里的人们“天天把希望推销/将五彩新鲜的梦批发……”;在这里的人们“用真情串住顾客的心……把都市的感情吸引……”;在这里的人们“伴你生活、学习/伴你激情创业/伴你向世俗挑战”;在这里的人们“用冲天的气魄/描绘出一片彩色的天地……”;在这里的人们“你用专业的知识/精湛的技艺/修改着人们思想……”;在这里的人们“你把健康向上理想/向大众传扬/树一代新风/创百年名店……”;在这里的人们“修理理念/改变人生/警示人们在前进中/不要跑偏……”这些人物格言,是传统文化浸透的胶东黄土地反响,在这种文化的反响共鸣下,才产生了于长水这《雨水放歌》的诗句和艺术造就。将其丰富的内涵反复解读,胶东的文学,也因为有了这部《雨水放歌》而新鲜,而使文坛刮目相看。因为,于长水对胶东大地的体认是源自内心的,对其乡土的追思亦是真诚的,是来自脚下大地和身边现实的真实感怀!

  于长水在乡村度过童年、少年,青年时代离开农村到了部队,然后转业就留在城市,由农民变市民,只是人生的演变,但所固有的地域文化的演变,却是一种涅槃,需要一个及其痛苦的阶段,严格地说,现在于长水也没有完全蜕化为一种城市文化,这在他的诗作里就可读出来。如他的后记所说:我生在文登市美丽的黄垒河东边,靠近海的一个小村子里,孩童时代主要的玩耍天堂就在河边。那里有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滩,那沙细细的、白白的,在阳光的刺照下闪闪发着诱人的七彩光芒。夏日里小伙伴们相约到河里捉鱼摸蟹,累了,光着小屁股躺在软软的沙滩上晒太阳。

  这才是作家真正的生活,乡土文化的精华所在,该是根的鲜活!于是我想:当代的作家为什么就造些高楼耸阁,老百姓不稀罕读的文学作品,这与作家脱离生活、脱离地域文化是有很大关系的。脱离了生活,自然也就脱离了人群,脱离了读者。闭门造车的作家是没有人喜欢的。扎根乡土,观察生活,体味人生才是于长水汲取文学元素的所在!

 

  作者简介:毕文君,女,文学博士,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,现供职东华理工大学,硕士生导师。
电话:0535-6605527, 6605536, 6630205, 6630951 E-mail:siyb@tom.com,zfupxbu@163.com,zfsiyb@sina.com
地址:华茂街30号(房产交易中心对面,原商校院内西楼五楼、南楼七楼) 邮编:264001
版权所有 © 烟台市芝罘区创业培训中心 鲁ICP备11022249号